二十世纪40-60年代,世界从二战的伤痛中重新起航,开启了一个崭新的黄金时代。这一时期,西方经济开始腾飞,无论社会的哪一阶层都能从迅速繁荣的市场中受益,大众消费掀起热潮,珠宝成为社会变革最直观缩影之一。在珠宝史中,将这一时期的珠宝称为“Retro Style”(复古风格)珠宝。


图片

《Life》杂志早期女性摄影师Nina Leen拍摄的时装照,1950年代(后期上色)



复古不古


“Retro”意为“复古”,但对于当时的珠宝市场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种“复兴”。在“美国梦”浪潮和“黄金三十年”的影响下,现代优雅与时尚自信的生活方式成为新潮流,同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在改变,时代审美也发生了变化,于是在1940-60年代的珠宝圈涌现一大批华丽大胆、色彩明亮、风格多样,甚至带有“女权色彩”的珠宝创作。


图片

Chaumet 1953;Cartier 1955;Van Cleef & Arpels 1943;Harry Winston 1965(从左至右)



生机勃勃


这一时期完全对称的几何设计被弃用,设计师们更倾向于平衡的非对称、动感流线型、外廓立体有起伏的珠宝设计。想要了解“Retro”时代特色,可以欣赏该时期各大珠宝品牌的胸针单品。40-60年代比较流行两种主题:一种是典雅的“植物王国”,例如:花卉、树叶、蕨类等 ,充满异域风情的热带植物也很受欢迎。另一种是有趣的“动物乐园”,例如宠物类的狗、猫、马、兔子,自由飞翔的鸟类,还有充满野性的野生动物诸如蛇、豹、虎等,另外还有遨游在海洋里的各种鱼类、海马、水母、海星、贝壳。这些以大自然为灵感的珠宝造型有具象的写实风格,也有充满童趣的拟人形象,无论模仿地球上的哪种生物,都展现出珠宝领域的勃勃生机和自由气息。


图片

Mauboussin 1959;Van Cleef & Arpels 1960;Boucheron 1941;Tiffany, 1964(从左至右)


图片

JEAN SCHLUMBERGER, 盆花, 1960 ;水母胸针 1967(从左至右)


图片

卡地亚猎豹胸针 1949;宝诗龙小狗胸针 1947


图片

Van Cleef & Arpels,Pastille Bouquet 胸针,1951;Bouquet 金质胸针,1940 



实用时尚


当战争结束之后,女士们重新穿上可以展现女性魅力的“新”造型(NEW LOOK风格)时装。为了配合这一时期的新风貌,珠宝从设计、材质以及工艺上发生了明显变化。珠宝首饰的使用率变得极高,即便只是日常生活也会佩戴成套的珠宝。白天与夜晚的着装配饰还会区分开来:白天职业女性穿着长及小腿的铅笔半身裙,搭配个性的黄金K金饰品或珍珠装饰choker,优雅干练;晚宴时换上A字型剪裁的蜂腰伞裙礼服,搭配铂金、白金或钯合金的钻石珠宝与奢华彩宝套装,高贵迷人。此刻,Retro风格珠宝的作用不再是为了炫耀财富和地位,而是为了更好的突显女性魅力,服务女性之美。


图片

1950年《欲海惊魂》中玛莲娜·迪特里茜所穿着的DIOR套裙和礼服裙


图片

适合日常佩戴的VERDURA K金“古巴链”组合,可项链与手链转换


图片

Van Cleef & Arpels,可转换多用款Zip项链,1950s

可转换的多用途款“Zip项链”是Van Cleef & Arpels1950年代最为出色的先锋创作之一。以拉链为灵感,Zip项链拆除后面一小段,合拢拉链后再圈起来对接,就能作为手链佩戴。



工艺精进


虽然战争结束,经济逐渐复苏,但此时的黄金还是昂贵之物,为了让有限的黄金打造出更大体积的珠宝,珠宝工艺师们发明了新的金属加工方法,研发出新的含铜比例较高的有色合金。并且采用蕾丝编织、交错编辫、缠绕盘卷、雕花凿刻等新型工艺打造轻盈有张力,且更为立体的造型。金属表面还施以磨砂、抛光、锤击等工序来增加肌理效果的表现力,让首饰变得更有质感。


图片

Van Cleef & Arpels Tubogas工艺手镯,蕾丝蝴蝶结胸针 1949


图片

Buccellati 编织手链 1950,“织纹雕金”工艺珍珠手镯1950



以小搏大


面对珠宝市场一下子增量的消费需求,大克拉的名贵宝石早已供不应求。?为了营造出醒目的“大尺寸”珠宝的视觉效果,镶嵌工艺也与时俱进,将小克拉的碎钻、红宝石、蓝宝石等进行大面积密镶和群镶。采用明亮式切割的梨形、橄榄形和长方形钻石彩宝打造层叠效果,营造出豪华的oversize的“大排场”。另外,珠宝设计师们采用大克拉的半宝石,例如黄水晶、紫水晶、海蓝宝石、托帕石、绿松石、贝壳等,只要颜色鲜艳大胆也格外受到欢迎。


图片

Marlene Dietrich 佩戴 Van Cleef & Arpels Jarretie?re 手镯


图片

Verdura“狮爪”贝壳蓝宝石钻石胸针,1945


图片

Cartier黄水晶锆石钻石胸针耳饰套装,1940



百花齐放


二战后,世界珠宝中心早已不再局限于欧洲,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珠宝消费市场。欧洲珠宝品牌如Cartier、Van Cleef & Arpels、Boucheron、Chaumet、Graff、Mauboussin等早早地就进驻美国市场打下基础,美国本土珠宝品牌Tiffany & Co.、Harry Winston等也走向国际化路线,大西洋两岸的珠宝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盛景。经营模式也从传统世家向时尚经济发展,繁荣的珠宝市场涌现出许多知名的独立设计师,如:Jean Schlumberger、Verdura、David Webb、Raymond Yard等。珠宝的制作方式也从小型的纯手工作坊向机械化批量制造变革。在扩大规模提高制作效率的同时,珠宝的分野也越发明显:High Jewelry(高定珠宝)、Fine Jewelry(高级珠宝)与Costume Jewelry(时装珠宝),方便服务各阶层的客户群体,也让更多人可以拥有合适自己的珠宝。


图片

Van Cleef & Arpels广告1958,1961


图片

时装珠宝品牌Coro、Monet、Trifari的海报,1950s


如同所有的战后经历一样,人们希望可以尽快地忘记创伤,过上富足和平的生活。即使保守的老牌珠宝商们也会跟上时代,例如梵克雅宝就将蜂巢手镯与隐秘式镶嵌等“经典”设计和工艺运用到新时尚中去,更不用说紧跟潮流的时装珠宝品牌了。这也符合20世纪50年代女性的着装消费需求,为了摆脱战争年代简朴和单一,无论是优雅的成熟女性,还是喜欢新鲜感的年轻女士,都能在Retro风格珠宝中找到她们倾心的珠宝首饰。

评论